色云峰一行赴浙江开展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主题调研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推动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5月24—25日,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色云峰一行赴浙江开展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主题调研。调研走访了杭州萧山信息技术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绍兴柯桥纺织印染协同创新中心、绍兴新昌轴承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金华(义乌)信息光电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并围绕推动“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分别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绍兴市委人才办、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金华市委人才办、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义乌市委组织部、义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等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岳阳介绍了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发展现状、中小企业人才工作、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的政策、创建与运营等情况。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柳春介绍了杭州市人才支持政策及实施成效、重点骨干企业人才自主认定、工程师培养等方面情况,并表示杭州为各类人才搭建了多样化人才平台,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
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吴亚峰介绍了绍兴市印染产业和轴承产业发展现状、人才配套政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等情况,并提出希望中心在产业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上多给予支持和指导。
绍兴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专职副主任娄丹丹介绍了绍兴市人才工作政策与浙江省人才工作政策联动的主要做法,以及下一步人才工作重点方向与计划。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洪介绍了信息光电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情况,强调了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对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金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专职副主任申玮瑾介绍了金华市“2+4+X”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以及未来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与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创新合作模式等。
义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蒋涛全面介绍了义乌市经济发展状况和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并围绕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关企业技术配套政策、产业链协同创新、产学研多方合作、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色云峰指出,要紧密围绕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加强人才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集中优势发挥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在支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高效协同发展的作用。要注重产业侧工程师评价体系建设,灵活、柔性发挥工程师协同创新作用,助力工程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未来,中心将与浙江相关单位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开拓人才创新载体建设新路径,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杭州市、杭州市萧山区、绍兴市、金华市、义乌市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中心人才发展处有关同志参加了调研。